「格物致知」一詞出自先秦古本《大學》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至宋人程、朱之後認為古本《大學》「格物致知」的內容有所亡闕、錯簡,朱子因而作〈格物補傳〉。而明代陽明以恢復聖學為理想,他認為朱子〈格物補傳〉之說容易使人窮索在文字的知識上,無法實踐聖學。因此,陽明「格物致知」的詮釋未依朱子〈格物補傳〉而以古本《大學》為定本。但是,古本《大學》的問題有二:一是作者至今仍未有定論,二是內容疑有亡闕、錯簡。這兩個問題使得後學對於陽明「格物致知」之說是否符合古本《大學》眾說紛紜。 筆者認為,陽明「格物致知」未合於古本《大學》之說,是從「考據義」的面向而說,而考據問題今已不可考。從「實踐義」的面向來說,陽明把握古本《大學》的主要宗旨,並自我體證「致良知」是聖學的實踐工夫。 總之,本書探討陽明「格物致知」與古本《大學》的關係以釐清陽明「格物致知」的詮釋。從「言」的層次上說,陽明「格物致知」繼承古本《大學》;從「道」的層次上說,陽明「格物致知」發微於《論語》、《孟子》、《中庸》、《易傳》以及落實於自身的實踐工夫。

书籍详述:

ISBN-13:

978-3-330-82173-6

ISBN-10:

3330821736

EAN:

9783330821736

书籍语言:

中文

By (author) :

雅評 張

页数 :

156

出版于:

11.05.2017

分类:

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