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春悲秋是中国古代诗人习见的审美体验,伤春悲秋诗歌也以其庞大的数量和一大批名作,在古典诗歌中处于引人注目的地位。1980年代以来,它正式进入了研究视野,学者们围绕伤春悲秋的原因、伤春悲秋诗歌的情感内涵与艺术特征等问题,从多方面进行了探讨。结合“春”“秋”字的本意、伤春悲秋的源头意义和当前学术界的观点来看,伤春悲秋诗歌成形于《诗经》,可定义为春秋景物与人生悲怨互相感发的诗作,分为悲年华流逝、羁旅怀乡、相思怀人、怀才不遇、生离死别、怀古伤今六类。从先秦到隋朝,伤春悲秋诗歌在情感特征和艺术手法的发展上经历了几次大起大伏。关怀现实人生的传统肇端于《诗经》,但 此时的春恨秋悲还只限于对现实的不满。在《楚辞》中,春恨秋悲扩大为忧国忧民之情。此时春秋景物从简单的起兴物象发展为融入诗人情感的意象。两汉至建安期间伤春悲秋诗歌反映出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和悲壮慷慨的时代精神,诗歌的布景设色己经能构成和谐的春秋画卷。正始至两晋时期玄风大畅,此时的伤春悲秋诗歌极富哲理性,但老庄“以理化情”的思维方式也使得诗歌的抒情性大减,与精工富丽的写景艺术形成鲜明对照。南北朝至隋,春恨秋悲回归到人生社会的方方面面,呈 现出一种休闲化,奢侈品化的倾向,多表现为一种可供赏玩的闲愁。
Book Details: |
|
ISBN-13: |
978-3-330-82368-6 |
ISBN-10: |
3330823682 |
EAN: |
9783330823686 |
Book language: |
中文 |
By (author) : |
晓婷 郭 |
Number of pages: |
84 |
Published on: |
2017-04-17 |
Category: |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cience |